在牙膏行业,佳洁士、高露洁和好来(原黑人牙膏)都是这一赛道中的传统巨头,品牌影响力非常大。尤其是高露洁,可以说是牙膏行业内绝对的巨无霸。
这三个品牌快速崛起壮大的背后,其实代表了牙膏行业的一个发展阶段——“泛定位时代”。
在泛定位时代,各大品牌在品类层面上是没有明显差异化的,大家比拼的是谁的广告投放多,谁的渠道控制能力强,谁的终端铺货面广,谁的促销活动力度大等。
换句话说,从品类角度来看,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牙膏品牌都存在高度的同质化,主打功能都在围绕美白、防蛀牙、清新口气等去强调,定价也非常接近,甚至连广告语也非常相似。
例如,佳洁士的口号是“健康自信,笑容传中国”,高露洁的是“守护不放手,笑容更洋溢”,而好来的品牌理念则是“美好,因笑容而来”。
很明显,这三句广告语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不约而同地与笑容进行了关联,强调只有拥有洁白的牙齿,才能让笑容更加自信。
在当时,几乎所有的牙膏广告都在突出笑容的重要性,没有品牌尝试去打破这样的同质化竞争状态。
然而,在经历了广告战和价格战之后,今天的牙膏赛道已经开始进入了品类进化和分化的新定位时代。
那如何去理解品类进化和分化?以牙膏产品为例,以往消费者在超市终端购买牙膏时,可能会因为某一牙膏品牌更知名,大家对它更熟悉而选择。
但是今天,消费者购买牙膏的选择依据已经发生了变化。
在实地调研中,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某超市内摆放了三个牙膏品牌的堆头,分别是高露洁、舒适达和云南白药,三个堆头的陈列面接近。
按照品牌影响力来分析,消费者应该更倾向于选择品牌声量最大的高露洁,因为它是这三个品牌中市场占有率最高,最为人熟知的品牌。
但是,经过观察发现,虽然高露洁仍是许多消费者的首选,但在现场选择购买舒适达和云南白药牙膏的消费者同样有很多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?
当问及选择舒适达的消费者时,他们普遍表示自己有牙齿敏感的问题,因此选择了这款专业抗敏感的牙膏。
选择云南白药的消费者则大多是因为自己牙龈出血,认为这款牙膏能够很好地保护牙龈健康。
而购买高露洁的消费者则表示,选择它是因为对这个品牌很熟悉,大品牌,一直都在使用。
从这些反馈中可以看出,当消费者对于口腔健康有明确、具体的需求时,他们会选择相对应的专家型品牌。
牙齿敏感的消费者会选择专业抗敏感的舒适达;牙龈出血的消费者则更倾向于保护牙龈健康的云南白药。
只有当没有明确具体需求时,消费者才会选择自己熟悉的大品牌。
可以试想一下,如果云南白药和舒适达没有去开创一个全新的细分品类,而是仍然按照原来的打法强调笑容洋溢和笑出自信,那绝大多数消费者最后还是会选择自己更为熟悉的高露洁。
但正是因为出现了两个更加专业、更加细分的牙膏品牌,对于消费者而言,才出现了值得考虑和关注的新变量。
现如今,高露洁依旧在使用诸如“笑容更洋溢”的广告语,而舒适达和云南白药则已经精准找到了符合自身差异化的品牌定位。
舒适达强调自己是“口腔专家建议抗敏感牙膏”,云南白药则聚焦于“保护牙龈健康,解决牙龈出血问题”。
可以看到,二者已经从同质化竞争中跳脱了出来。这不只是广告语层面的差异,其本质上是由于牙膏品类不断进化而产生的品类层面的差异化。
舒适达和云南白药通过主导并占领这些新进化出来的细分品类,从而吸引具有对应消费需求的特定消费者前来购买。
所以,当一个品类开始进化后,品牌的竞争焦点就不再是比拼广告声量或者渠道覆盖,而是比拼与某个特定品类的关联强度。
云南白药与“预防牙龈出血牙膏”品类的关联度最高,同样,舒适达与“抗牙齿敏感牙膏”建立了最强的关联性。
一旦消费者对该品类产生特定的细分需求的时候,那些关联度弱的品牌自然会被消费者放弃,而那些更专业、更聚焦,与品类关联度更强的品牌,则会成为消费者的首选。
需要注意的是,品牌不只是要与品类产生关联,而是必须要去牢牢占领这个细分品类。
仍以牙膏为例,舒适达只有不断地去强调自己是“口腔专家建议抗敏感牙膏”,并且始终坚持聚焦在这一个点上,集中所有资源长期反复地去传播,最终才能实现对这一品类的主导。
其结果是,当消费者再次看到舒适达这个品牌名时,就能马上联想到舒适达是专业解决牙齿敏感问题的,这就是反向让品牌去代表某个品类。
总而言之,传统依靠广告投放和渠道扩张实现的粗放型增长已经成为了过去式,以往类似于铺天盖地打广告、聘请明星代言人,然后组织招商会开拓渠道,铺终端搞促销的打法,现如今已经很难再行之有效。
这一现象表明品牌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了全新时代。品牌只有实施品类战略,开创并主导一个新品类,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真正占据一席之地。
一旦品牌占据了某一个细分品类,并成为这一品类的专家型品牌时,便往往可以实现以弱胜强、以小博大,以相对较小的投入迅速地打入消费者的心智,进而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,从而实现营销业绩指数级的增长。